《浪潮之巅》读后
《浪潮之巅》是我最近完成阅读的一本书。
作者吴军,毕业于清华大学,约翰普金斯大学,在清华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期间,吴军博士致力于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特别是统计语言模型的研究。他曾获得1995年的全国人机语音智能接口会议的最佳论文奖和2000年Eurospeech的最佳论文奖。并从2002年起在Google任职直至2010年辞职,并加入腾讯。
公司史
这本书的大部分内容都是在讲公司的沉浮,而吴军正好是一个善于讲故事的作者,在他洋洋洒洒介绍至今为止对科技界影响巨大的公司时,他的叙述往往让你感觉身临其境,如果把它作为一本小说,它绝对可以让你不能释卷,更难得的是他在潜移默化中理清了所有科技信息产业的脉络,而作者的技术背景也让整个故事看起来更为丰满。
而从科技史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话,吴军在一些公司历史的考据上做得并不够完美(这里就等待大家自己去发掘了),但是这并不妨碍这本书成为一本优秀的普及读物。
科技规律
而书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提供了很多常识。比如第四章和十四章关于一些产业规律的描述,摘抄几个。
70-20-10律(John Sculley) “一般来说,在信息科技的某个领域,存在一个占据着百分之六七十市场的老大,还有一个有着稳定的百分之二三十的市场的老二,剩下一群小商家占据百分之十或更少的市场。”
我们来想想,是不是这样?比如说视频?比如说IM?中国的实际情况是竞争的情况远未达到稳定态的时间,但是看看团购就知道了,曾经的百团大战到现在只剩下美团等一两家依然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也不过就是今年三月到九月短短半年内发生的事情。
基因决定定律 “公司进入成熟期后有着自己特定的基因,很难在新领域里获得成功。”
我非常赞同这句话,就像个人不愿意离开他的舒适领域(Comfortable Zone),公司更会固执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看看Moto,Nokia,哪个不是被自己的深厚内力蒙蔽双眼,坚持自己的创新,沉沉浮浮或苟言残喘,还有很多人都预测下一个就是苹果,唔,我们有足够的时间看浪潮。
安迪-比尔定律 软件的更新带动硬件的更新,使用户不得已更换硬件(What Andy gives, Bill takes away. Andy是Intel 的 CEO,Bill 指微软的创始人。)
如果没有这样默契的配合,可能我们的科技也会停留在Xp时代,然后大家也觉得够用了。现在的问题是本来简单的软件却因为不必要的绚烂特效而增加了电脑的负担(eg,QQ),未免有点本末倒置。硬件的增长可以让我们更注重人,而不用担心电脑是否能够负担,但也不是用来堆砌绚烂的界面,人性化是让人用着觉得更简单更舒适的,很快大家都会厌倦那些无聊的特效。
云计算
作者单独拿出一章来讲云计算,也算是对近几年的热门话题做了一个交代。我对于云计算的感性认知来自于KK的《失控》,人类的创造性并没有脱离开智者的预言,从Amazon带头的国外厂商进入这个领域,国内更是战况惨不忍睹,有道,百度,网易。。。你能想到的知名企业好像就没有不掺和一下的,也证明国内的云似乎并没有很清晰的模式。
不过在网速提升的大背景下,人们会越来越不需要自己的存储空间,云的发展情况必然是越来越良性的,可是对于个人的盈利模式前景并不看好,但是我觉得不能排除产生一个粘和平台再次发力的新厂商,类似腾讯的模式。
科技与商业
科技与商业是一对连体婴儿,我们谁也不能躲避这两者之间互相博弈所带来的影响。吴军从他主观的角度描述了科技银行对于科技公司的影响,可以增长见识。而关于风投那个章节更是我认为吴军在本书最为精彩的一个章节,用短短一章就用简单的例子阐述清楚了复杂的估价和股权分配等,这样的说故事能力实在是令我佩服,也非常值得对此感兴趣却从来没有理清关系的读者。
下一个浪潮
书中最后讲到的是下一个浪潮,这个是与我们息息相关的一个部分,作者提到了他认为的下一个google是在移动端,而我坚信下一个会依然是Web2.0,是一个新的,从未被开创过的领域,就好像facebook那样人们认为理所应当但是并未被发现的。
不过,有时候你也许会觉得很沮丧,中国这个大环境因为特殊的原因永远是落后于世界的,我们不断用着抄袭的东西,人人抄的facebook,微博一开始也是抄得twitter,很火的点点,还是抄的tumblr。这些没节操的企业用这样CopyToChina的方式演示了什么叫快餐式成功, 规避风险,却也注定了不能受到人们的尊重,而更可怜的是,我们更多时候甚至开始不认识原型,比如好多人认为点点是自我创新(归功于?),而技术潮流,只要预测准国外几年前的潮流哪些可以在中国焕发第二春就行(当然,也没有那么简单)。
或者你想要做点不一样的,却发现这个世界好像什么样能被想出来的好创意都被那些天才们掏空了。我认为大可不必如此,我们无法预见那么多的东西,我们有些时候似乎认为这个世界已经不能再好了,但是事实上,这个世界从未达到过帕累托最优,从一个积极的角度上讲,我们可以为让这个世界因为我们的努力,改变,更好。
你准备好了么?
科技界的变化是如此之快,现在的facebook早就成了一个庞然大物,苹果也不复当时的神勇,很多内容也许就要“过期”。不过敢于拥抱变化的人才能抓住明天,你是否也准备好了?